文章出处:本站 │ 网站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8/10/8 10:01:00
既有铮铮铁骨,也有超强大脑,智能制造4.0产品正从畅想、理论、研发成为实实在在的产品,走向生产一线,引领长沙工程机械产业走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我们日前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工程机械4.0智能化系列产品开发项目,以智能化产品为载体,通过互联物联,将机械工作效率提高8%以上、能耗降低10%左右。
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的厂区生产的混凝土搅拌车、长臂泵车,看上去似乎同市民印象中的工程机械没有什么不同。“4.0智能化系列产品四肢发达,头脑更不简单。”中联重科混凝土研发中心、智能控制所副所长万梁一语道出其中的差别。
长沙拥有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4家,在全国工程机械前5强中占了3强,混凝土机械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0℅,起重机械、挖机产量居全国第一。长沙工程机械持续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迎智能化趋势而上,是必然选择。中联重科产品智能化的路径,万梁归结为:通过技术创新,让机械设备能感知、有大脑、会思考,实现机械的自诊断、自调整和自适应。
泵车是中联重科的核心产品之一,对于使用者来说,其效率和安全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关键。“以前的泵车,会出现使用过程中堵管了,无法将混凝土泵送到高处的情况;或者在使用中出现故障了,只能停下工程,靠人发现问题,靠人来维修。”万梁介绍,4.0版本的泵车里安装了60多个传感器,可对泵送、臂架等5大系统实现61项开、停机自检,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故障诊断,并将自测的结果通过互联物联技术推送到数据平台,实现对问题解决的预判和前置解决。
我们在采访中感受到,加持“大脑”后的工程机械变得感性了。混凝土泵车的主要“食物”是水、砂石、水泥。怎样将这些“食物”搅拌出最好的“味道”,往往是由操作人员凭经验来调整数据参数。现在变聪明的“大块头”被赋予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在四川、辽宁、上海等不同地区使用时,能通过泵送系统上嵌入的多个传感器,自动感知分析出不同地方砂料粗细、原材料、含水率等料况的改变,并自己适应改变系统参数,不管是“粗粮”,还是“细粮”,都能很好地消化,从而提升泵送性能,将堵管概率降低65%。
“不挑食”,效率高,还能管理好自己降低使用成本,这样的智能产品越来越被市场看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联重科工程机械板块的营业收入为135.92亿元,同比增长61.15%。4.0产品收入已占新机销售收入的50%。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技术创新推动工程机械产品智能化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刷新企业的供应链,提升产品价值链,其关键是基于互联物联技术搭建的大数据平台。
在中联重科售后服务中心,我们看到了协调管理4.0智能化系列产品的中心大脑——中联重科物联网工业云平台。中联重科产品研发工程师赵鑫介绍,平台可实时获取4.0产品的各项数据,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一旦发现产品出现异常,尤其是一些操作人员不易查看到的问题,如器件的异常磨损、物料的异常损耗,系统就会通过终端提醒客户。系统同样能够根据实时数据分析发现驾驶员驾车路线的异常变更、异常停留及设备油料的异常减少等现象,进而提醒客户,从而减少了客户企业运营的损失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