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处:本站 │ 网站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8/11/27 11:09:51
核心观点:多因素叠加作用下,挖掘机械行业自2016年6月启动增长,截止2018年10月,已持续增长28个月,2018年4月起,高基数效应逐步凸显,展望未来,国内市场销量增速将放缓,出口市场仍大有可为,“高质发展,实现共赢”已成行业共识,主机厂、代理商等行业内人士对2019年挖机行业持谨慎乐观态度,预期增速中枢为-10%~10%。明年行业销量不会出现大幅下滑,周期属性减弱,价值属性日益凸显,在行业进入增速放缓的新常态背景下,持续看好龙头企业市占率提升、全球化拓展以及报表修复。
2019年展望:市场更加理性,销量谨慎乐观,行业内人士预期明年销量增速中枢为-10%~10%。与上一波周期不同的是,这一波行业复苏,市场更加理性,高质发展,实现共赢,避免价格战已成为行业共识,尽管10月份由于促销,小挖终端价格略有下降,但我们判断未来基本没有再降价空间,因为小挖利润已经比较薄了。各大主机厂和代理商对2019年销量持谨慎乐观态度,明年增速预期中枢为-10%~10%,高基数效应下,国内销量增速放缓已成趋势,但出口市场仍大有可为,增长空间广阔。工程机械挖机分会预计:2018年挖机总销量有望达20万台,其中国内销量约18万台,同比增速40%。预计2019年挖机市场总销量22万台,其中国内销量20万台左右,2020、2021年市场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环保政策:环保趋严将加快二手机的淘汰更新速度,有利于新机销售。按照挖机八年使用寿命,计算出的保有量来分析,国一、国二、国三的占比分别是6.6%,59.6%,33.8%,大量国二阶段排放标准的设备尚在使用中,国四阶段执行日期尚在征求意见中,拟定日期为2020年1月1号,新标准一旦实施,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库存机的集中销售,可能出现旧机的集中换新高峰,因此国三切国四背景下,有望带来持续的更新需求。市场品牌格局:国产品牌认可度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已达55%。2018年1-10月,国产、欧美、日系、韩系的份额分别为55.2%、17.4%、15.5%、11.8%,国产品牌的份额已达半壁江山,从代理商调研情况反馈,国产品牌质量与外资品牌差距不断缩小,且凭借性价比优势,终端客户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从不同品牌份额变化来看,欧美、韩系在此轮行情中市占率总体稳定,日系品牌对此轮增长预期较为保守,占有率下滑明显。
产品吨位结构:国产品牌中大挖份额不断提升,国产龙头企业产品平均吨位与外资企业差距缩小。①国产品牌中大挖份额不断提升。2010年之前,大挖市场主要集中在日系品牌,随着国产品牌综合水平提升,大挖市占率不断扩大,2006年仅为1.5%,截止目前国产品牌已占据40%份额;中挖市场份额2006年仅为10%,截止目前份额已接近50%;小挖市场国产品牌实力雄厚,份额已超六成。②国产龙头企业产品平均吨位与外资企业差距缩小。卡特产品平均重量为20.3吨,小松19.9吨,沃尔沃22吨,三一15.9吨,徐工14.7吨,柳工13.9吨。尽管国内龙头品牌在产品平均吨位方面与外资品牌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随着国产品牌开拓大挖市场,外资品牌也越来越重视小挖市场,未来国产品牌与外资龙头品牌将展开全方位的市场竞争。
市场集中度:2006-2018年,市场集中度发展趋势呈U型,强者恒强趋势明显。①2006-2012年,市场扩张,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降低。这一阶段,市场竞争企业逐渐增加,主机厂规模急剧扩大,加之激进销售模式,导致市场秩序恶化,市场集中度不断降低。②2012-2015,去产能,兼并重组,行业集中度回升。这一阶段,行业销量下滑,在去产能、企业转型与兼并重组的背景下,市场集中度稳中有升。③2015-至今,强者恒强,龙头企业优势明显。2016年中旬,行业回暖,龙头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迅速占领市场,行业集中度提升明显,2016年CR8为70.1%,2018年1-10月份,CR8已达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