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深度分析:钢铁业为什么要实现智能制造?

文章出处:本站 │ 网站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5/9/7 11:13:55

钢铁工业推进中国制造2025’应该借鉴工业4.0’的思想。事实上,中国制造2025”的切入点和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德国工业4.0”的核心也是智能制造,适合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而钢铁行业则是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制造行业之一。

“‘工业4.0’是否适用于钢铁行业,要看其是否具备工业3.0’的基础,因为前者是后者的自然延伸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钢铁行业是最适合借鉴这一思想的行业之一。;智能制造的许多理念和目标,在钢企早有探索、甚至已经实现了。例如,智能制造强调的个性化定制,在钢铁行业称为标准+ɑ”;钢铁企业熟知的数学模型,其本质就是智能制造中的CPS(信息物理系统)。

在钢铁业推进智能制造能带来多方面的价值,如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劳动环境、提高劳动效率,并能为保护自然环境、应对老龄化、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等社会问题做出贡献。在工业3.0”行业中,中国钢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相对较小。中国制造业要振兴,钢铁业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关键是后面的路应该怎么走。

个性化服务应是智能制造的先导条件

钢铁作为基础性原材料,经济性是以规模化生产为基础的。然而,钢铁的用途千差万别,用户需求差异很大,规模化生产和个性化需求的矛盾一直困扰着钢铁行业。这不仅导致生产组织困难,还造成成本和库存上升、成材率和质量下降、交货期延长等问题。

钢铁业推进智能制造,不应盲目追求产品本身的个性化差异,而是应该强调大规模定制:即尽可能地用相同的材料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并尽可能将有差异的工序靠后安排。然而,要落实这一思想并不容易,首先要搞清楚用户对材料的本质要求是什么。这就要以个性化服务为先导,并在服务中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完成知识积累。集约化生产、个性化服务或许应该是钢铁行业推进智能制造的重点方向。

钢铁行业可将CPS嵌入横向集成和端到端集成的信息平台,实现智能化的研发、服务、采购、销售。这样,通过知识和信息的共享,突破部门之间的边界、实现快速有效的协同,拉近企业与客户间的距离,就可以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务。郭朝晖认为,在钢铁企业中,服务于用户需求的不仅是销售和研发部门,而是整个公司。

放眼未来,下游用户对个性化服务的要求会逐步加强。基本动力将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随着用户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和对最终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材料质量的要求肯定会提高;二是随着电商的不断发展,钢铁产品需要越来越多地来自中小客户,传统的服务模式也将越来越难以为继。因此,推动智能服务显然是钢铁行业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方向。

劳动力成本提升倒逼智能制造发展

智能制造是一场深刻的工业革命,是创新的蓝海。但是,要有以人为本的高度,才能看到蓝海的全貌。郭朝晖认为,智能制造的目的可归结为:服务人、帮助人、代替人、超越人、解放人、依靠人。推进智能制造,也可以归结到人的问题上来。

事实上,德国提出工业4.0”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老龄化使其制造业的竞争力下降,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延长劳动年龄并吸引年轻人。

在中国,问题同样严重。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用工成本急剧上升;2012年,劳动人口总量开始减少,随之而来的是中国进入了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近年来,钢铁企业在面临市场低迷,资金、环保等压力的同时,明显感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协力工难找、队伍不稳,职工敬业度下降、管理困难,安全事故频发、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最近,有多位专家指出:未富先老,可能让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国际竞争对钢铁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浦项人均产钢量是我国钢铁企业该指标平均值的2倍以上。尽管中国的工资水平较低,但劳动力总成本已非常接近。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升,我国钢铁企业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但是,中韩两国当前劳动效率的差异,主要是经济因素导致的。随着劳动力成本提升,中国钢企也会采用机器人、无人行车、无人台车、无人仓库等技术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技术上,这些都是没有本质困难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换一换

扫一扫 关注微信